(一)一场没有法定身份的“疫情”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这个在医学教材中仅占半页篇幅的蚊媒病毒,近期竟在中国南方掀起一场堪比新冠的“防疫风暴”。
然而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从鼠疫、霍乱(甲类),到新冠、艾滋病(乙类),再到流感、麻风病(丙类)——基孔肯雅热的名字从头至尾不见踪影。
它甚至未被列入国家卫健委《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目录》,其法律地位等同于普通感冒。
但讽刺的是,在某地方政府竟以“战时指挥部”名义下达红头文件,要求社区执行“封控消杀、全民检测”,并对未清除积水的居民开出千元罚单。
荒诞的执法依据何在?
地方官员亮出的“尚方宝剑”是《广东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
当执法人员因居民家中绿植托盘积水而开出罚单时,公民的财产权与住宅安宁权已被碾碎。
这种以地方规章架空国家法律的行为,实质是行政权力的癌变扩散。
法律专家指出:“地方条例只能细化上位法,无权创设传染病类别。这不仅是越权,更是违宪!”
(二)被刻意夸大的“幽灵威胁”
世界卫生组织对基孔肯雅热的官方定义清晰明了:“极少致命,无特效药,病程自限,后遗症罕见”。
相比登革热0.1%的病死率,基孔热病死率不足万分之一,且不会人际传播。
中国疾控中心历年数据显示:全国年均报告病例不足50例,从未引发聚集性疫情。
但某些地方防疫通告却充斥着“高致死率”“变异毒株”等骇人表述。某县疾控公众号甚至宣称“感染后终身残疾风险高达30%”——这一数据被医学界斥为“科幻小说”。
一位三甲医院感染科主任直言:“过度渲染风险,本质是为防疫产业化铺路。这不是无知,而是精心设计的恐慌经济。”
(三)永不谢幕的“防疫生意经”
当防疫变成生意,每一只蚊子都成了摇钱树。
1. 检测狂潮:无底洞般的筛查黑洞
广东K市启动“全民基孔热核酸大筛查”,试剂采购价高达98元/人份(新冠混检单价仅3.5元)。仅该市500万人口一轮筛查,就耗费财政4.9亿元。而采购中标企业,竟是一家成立仅3个月、注册资本50万的生物科技公司。
2. 消杀暴利:天价采购的猫腻游戏
Y县采购“专业蚊媒消杀服务”,合同金额1.2亿元。中标方以每吨2.8万元的价格购入普通氯氰菊酯(市价4000元/吨),再以无人机喷洒每亩收费200元。核算后发现:实际消杀成本不足合同的15%。
3. 隔离产业化:健康公民的强制消费
Z市要求所有“疑似接触者”入住指定隔离酒店,每日收费480元。而所谓“隔离点”实为当地某官员亲属经营的招待所,房间挂牌价仅128元。
“防疫GDP”已成为地方财政新鸦片。 某县财政局人士透露:“今年防疫预算被砍30%,基孔热是及时雨。反正‘公共卫生’项下资金无需人大专项审议。”
(四)铁丝网下的尊严绞杀
法律明确规定:仅甲类传染病可采取强制隔离。但在S市,一位退休教师因小区发现蚊媒幼虫,全家被强制送往隔离点;某菜市场因摊主水桶积水,整栋楼被封控3天。
更魔幻的是“防蚊健康码”的诞生: G市推出“灭蚊积分制”,未完成社区派发的清理任务扣分,黄码者不得乘坐公交。当防疫权力无限扩张,公民的自由已沦为行政评分的筹码。
法律学者悲愤指出:“强制健康公民隔离,涉嫌《刑法》第238条非法拘禁;入户消杀毁损财物,则触犯《民法典》第238条物权保护条款。这不是防疫,是穿着防护服的犯罪!”
(五)被掏空的民生与民心
某市2023年财政报告显示:基孔热防疫支出12.7亿,超过教育(9.8亿)和医疗(11.2亿)预算。而当地癌症患者救助基金因缺钱暂停发放,留守儿童午餐补贴从8元降至5元。
防疫的经济代价更令人窒息:
深圳某电子厂因“封厂灭蚊”停工10天,直接损失2.3亿订单,裁员300人
海南某景区因“蚊媒密集”关闭旺季,商户联名血书抗议
湛江某村香蕉因防疫货车禁入烂在地里,农民含泪倾倒
当防疫变成少数人暴富的工具,代价却是百姓生计与国家根基。
一位村支书酒后吐真言:“现在村里狗叫三声都可能报成‘疑似蚊媒异响’,不然怎么申请防疫经费?”
(六)谁在操控防疫提线木偶?
在某省防疫物资采购链下,有惊人的巧合:
中标消杀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某卫健系统退休领导之子
核酸试剂分销商,被查出是招标评委的弟媳
隔离酒店所属集团,参股方包括地方融资平台负责人
防疫利益集团已形成完美闭环:
决策者制造恐慌→企业获取订单→财政资金转移→利益群体分红
更可怕的是,他们通过“专家论证会”为行动披上科学外衣。某次被泄露的会议录音中,一句“这个病毒不重要,但防疫很重要”道尽玄机。
(七)斩断黑手的法治利剑
要终结这场闹剧,必须祭出四把手术刀:
1. 法律清源:立即启动违宪审查
全国人大应紧急审查地方防疫条例,宣布越权条款无效。对违法封控的直接责任人,以滥用职权罪立案。
2. 财政追索:阳光照进采购黑洞
审计署驻场审查防疫资金,建立“防疫招标黑名单”。对异常采购启动刑事侦查,依据《刑法》第397条追究贪腐。
3. 权力重构:给防疫机器装上刹车
制定《公共卫生应急权力清单》,规定:仅国务院可宣布法定外传染病应急状态强制隔离需经省级法院批准全民筛查必须通过省级人大听证。
4. 全民监督:让每一分钱在镜头下流动
建立防疫采购全网直播平台,开通贪腐线索赏金制度。当某市尝试公开消杀车GPS轨迹后,费用骤降70%。
防疫不是权力的狂欢,而是责任的秤杆
基孔肯雅热的荒诞防疫,暴露的是法治信仰崩塌后的权力癌变。当一个社会可以因一池积水封锁社区,因几只蚊子掏空国库,我们失去的不仅是钱财,更是文明社会的根基。
此刻需要每个公民睁大眼睛:当你默许违法的“善意防疫”,就是在纵容下一个更大的黑洞;当你为消灭蚊子欢呼,可能在亲手拆掉自家的房梁。
历史的审判终将降临——那些吸吮国脉的蛀虫,终会在阳光下现形;而捍卫法律尊严的微光,必将汇聚成刺破黑暗的星河。
“所有以防疫为名的罪恶,最后都会脱下防护服。”
特别声明:此文章综合法律分析、财务追踪、医学依据和民生调查,深度揭示防疫异化背后的系统性危机!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清希文化
暂无评论内容